在“找公廁”界面底部,有綜合評分欄,點擊可以對公廁衛生、環境和氣味狀況進行評分,并可通過文字和照片對其進行評論描述,在“找公廁”界面的左上角有個“+”健,點擊進去后,可對廁所進行共享,填寫相關資料后可提交,提交成功后的廁所會添加完善至系統內。市城管委介紹,“找公廁”功能將進一步完善數據,更方便市民游客查詢查找,同時,歡迎市民對公廁進行評級打分,寫評論,既在周邊有多間廁所的情況下,方便市民根據他人的評分,選擇合適的廁所,更是對進一步做好公廁保潔和管理工作的督促。也鼓勵沿街單位共享內設廁所,為市民打開方便之門。
好多嶺南特色公廁,藏在廣州坊間
干凈整潔平安有序的廣州,有著好多具有嶺南特色的公廁。通過“找公廁”功能,市民和游客會發現,這些具有嶺南特色的公廁,就在身邊。
談到最具嶺南特色的建筑物,不少人會想到騎樓。在北京路步行街,便有一間藏在騎樓內的公廁。為方便中外游客到訪,這間公廁別出心裁地采用了中英日三語標識牌。市民游客在上廁所的同時,還可欣賞廁所內用于裝飾的,記錄北京路片區各個歷史時期的老照片。公廁內配備的免費廁紙,可讓“急需”的市民游客無需擔憂是否有紙。
嶺南特色不僅在傳統的越秀,現代化的天河也能找到嶺南特色痕跡。位于珠江新城的獵德涌邊公園,園內建筑全部采用嶺南特色風格的仿古設計,與周邊現代化的建筑物相映成趣。在獵德涌邊公園內,同樣有一間采用嶺南建筑風格設計的公廁。傳統的外立面下,這間公廁有著現代化的“芯”---無障礙廁格、感應式水龍頭和干手機一應俱全。順便要說一聲,這間公廁,同樣備有免費廁紙。
嶺南特色除了傳統,在改革開放思潮下還帶有創新。位于臨江大道的緩跑徑上,不止一間公廁設立。每天在江邊跑步的您,會發現總有一間貼心的公廁在您身邊。這些公廁除了在建造上考慮到緩跑徑周邊綠樹成蔭的園景,還考慮到節能減排---因為其中一間公廁,創新地采用了太陽能作為能源。
傳統、創新,嶺南特色還代表著人文關懷。位于廣州塔下方的泊雅灣公廁,帶有無障礙通道,日均使用人數達700多人的這所公廁,為廣州塔游客和泊雅灣游客提供著無障礙的方便。人文關懷不僅考慮到市民和游客,還考慮到管理廁所的環衛工人。負責公廁保潔的伍阿姨介紹,她跟一個同事共同負責這家公廁保潔,兩人輪班,保證公廁從早上5時到晚上24時這19個鐘都有專人看管,公廁旁邊還有一個工具間,約四五平米大,除了保潔工具,還放著一個很大的雙層置物架,可以臨時休息。環衛工人的付出,確保了這所公廁的無紙片、無煙蒂、無痰跡、無積灰、無臭味、無蠅蛆、無蛛網、無污物等“八無”。
廁所革命不停步,未來更多便民公廁就在您身邊
據悉,為更好開展廣州環衛公廁建設工作,廣州已出臺《廣州市公共廁所建設專項規劃》。對廣州的公廁建設工作作了完整的規劃,明確了要提高我市女廁的使用面積,并將男女廁位比例不低于1:1.5的比例納入規劃編制中,根據《廣州市環衛公共廁所專項規劃》,至2020年,全市將新建公廁574座,改造853座。通過公廁專項規劃的貫徹實施,可緩解廣州公廁男女廁位比例不協調,公廁數量不足,布局不合理而造成市民如廁難的局面,同時也解決新建公廁缺乏規劃依據、公廁建設用地難以落實等問題,有序推進全市公共廁所建設工作,也將有效解決農村環衛公廁等短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