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春耕春種正當時 稅惠春風助豐收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伴著和煦的春風,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保障區的清遠,也迎來了耕種好時節。隨著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穩步落地,清遠許多農業小微企業都感受到了稅收紅利充分釋放帶來的滿足感。
稅惠發力▶▷智慧春耕正當時
走進清遠市明創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位于連南瑤族自治縣塘沖村的香椿種植基地,一棵棵香椿樹已經抽出嫩芽,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采摘入筐,基地內一派繁忙景象。作為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重點區域之一的連南瑤族自治縣,地處高寒山區,發展特色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明創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周章文介紹:“目前產品主要銷往北方市場,批發價格能達到每斤80元,我們對銷售前景還是很看好的。”
該公司是去年底剛成立的初創企業,基地建設、銷售開拓等初期投入需要做的工作不少。對此,連南縣稅務局第一時間上門走訪問需,主動為該企業落實各類稅惠政策。據悉,該公司成立至今,增值稅免稅銷售額達31萬元。周章文說:“對于我們剛起步的小微企業來說,稅務部門量身打造的‘一企一策’舉措,讓我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紅利,可以說是幫了我們的大忙,為我們的發展添足了信心。”
目前,該公司采用間作套種的種植方式,高低搭配,在同一塊土地上種植香椿和陽荷姜,充分利用種植空間和資源,以實現種植效益最大化。下一步,該公司還計劃將香椿、陽荷姜種植基地擴大至2000畝以上,將逐步輻射帶動周邊鎮村的農戶規;a業化種植,通過技術推廣和產業帶動增加鎮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鼓起農戶的“錢袋子”。周章文憧憬道:“希望這一枝枝火紅的香椿芽能成為帶動鄉親們生活紅火的‘致富芽’。”
在清遠佛岡縣龍山鎮,柑橘產業乘著稅惠春風迅速發展壯大,漫山遍野的柑橘已成為當地百姓致富的“搖錢樹”。
“稅收優惠減免下來的資金,我們主要用在柑橘種植和農業技術的研發、推廣上。”佛岡縣鋤頭粑粑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段海濤介紹。2021年,他的農業公司共有60多萬元銷售收入享受到了稅惠減免。借助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實施力度進一步加大,作為2020年首批“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的段海濤充分利用所學專長,通過柑橘木虱監測系統,把黃龍病對柑橘產業的危害降到最低,并開始轉型種植香水檸檬、沃柑、脆蜜金桔等。公司還與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和廣東省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簽訂種植技術服務合同,分別建立“柑橘黃龍病防治示范基地”與“逆境治理成果轉化基地”,并與省內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成立“鋤頭粑粑農業科研轉化與推廣聯盟”,重點在佛岡地區打造柑橘種植示范基地以及智慧農業的科技示范區。
據了解,佛岡縣鋤頭粑粑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帶動種植面積500多畝,并取得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以及注冊商標3個,為種植戶增加年收入人均5萬元以上,帶動當地經濟產值超過1000萬元。
服務升級▶▷春耕效益增值忙
近年來,清遠市稅務局積極推行“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上線優化版V-Tax“遠程可視化自助辦稅平臺”,打造“數字稅收智控中心”“智慧微廳”等,為納稅人提供“智能導辦”“在線幫辦”“智能填單”“后臺幫辦”等多種智能服務模式,實現“非接觸式辦稅”100%業務覆蓋。
“我最滿意的是‘非接觸式’服務辦稅,對我們在鄉鎮的企業來說實在是太方便了。”欣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余勝露說。作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實施主體之一,該公司主營鐵皮石斛、靈芝等中草藥種植,選址在距連南縣城70公里的山聯村。因此,傳統的線下辦稅繳費方式,時間成本不小。電子稅務局、遠程連線辦稅等服務,讓企業可以隨時連線稅務部門答疑解難,企業經營效率提升,也為經營免去不少后顧之憂。
優質的納稅服務不僅降低企業辦稅繳費成本,還通過稅惠政策的及時送達、及時落地減輕企業稅負,為春耕春種效益增值增收開足馬力。
“作為小微企業,稅費減免是國家最實在的關愛。”英陽惠鮮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侯家輝說。英陽惠鮮蔬菜專業合作社是一家位于陽山縣江英鎮的種植基地,主要生產無公害蔬菜銷往珠三角地區。“這幾年蔬菜銷售價格降低,我們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稅務局的同志及時上門走訪,讓我們第一時間享受了優惠政策,非常貼心。”侯家輝說。近兩年該企業共享受優惠減免102.96萬元,主要用于新品種的引進種植。最近合作社新引入枸杞種植,現在已經進入成熟階段,為企業發展打開新路子。
“我對清遠稅務的納稅體驗非常好。”作為“空中農民”的農業植保無人機企業,清遠市巨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汕對納稅服務有更深的體會。他表示,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稅務部門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減免等方面的政策宣傳落實、申報申領上,讓他切身感受到了“一對一解讀”“手把手教懂”的良好體驗。
稅惠政策帶來的紅利,也體現在企業主動回饋社會、創造更多社會價值上。
“我們去年增值稅減免有120多萬元。國家一直在為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添柴火’,我們深受惠利的同時,也肯定不會忘記為身邊的鄉親們多做點什么。”余勝露介紹說,在稅惠政策的“加持”下,該公司正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在周邊自然村開展楓樹種植,在楓樹上附樹種植鐵皮石斛,既美化鄉村環境,又提高了經濟效益。
黃汕說,在努力保證企業營收的同時,他們接下來最想做的是與職業院校合作,搭建培育無人機植保應用型人才的復合體系,為粵北山區農業長遠發展增添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