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瀏覽器廣告“確保一鍵關閉”,容不得再打太極
日前,南都實測多款手機瀏覽器,發現在2345、UC、久久等多個手機瀏覽器平臺仍存在軟色情、擦邊球現象,還有瀏覽器強制下載App、廣告關不掉等問題。報道刊出后,涉事2345手機瀏覽器回應稱“已關注到”相關報道,將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進行“優化”。
好一個“優化”!通說里對“優化”的解釋,多是“采取一定措施使變得優秀”,或者“為了更優秀、更出色”而放棄其他不太重要的方面,但反觀涉事企業所存在的諸多違規問題,卻與“優化”的表達顯得格格不入。有的回應,就相當于沒回應,甚至是有副作用。此番企業對媒體實測發現的廣告無法關閉甚至虛假關閉等問題,恐怕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已經做得很好了,但還可以更好”的范疇。更有甚者,還有瀏覽器運營主體在用“發現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是確實也并不普遍”的表述,來跟媒體打太極。
要知道,早在2016年9月就頒行的《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利用互聯網發布、發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特別是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布的廣告,都“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更不得以欺騙方式誘使用戶點擊廣告內容。
立法語言中的“應當”,就意味著強制性的態度,更何況還有多個“不得”!這表明,未“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的行為,本身已經處在企業合規的紅線之下,必須即時糾正,容不得再有應付、糊弄、打太極的表現。盡管按照前述規范,對違反“一鍵關閉”要求的法律責任,指向的《廣告法》相關條款僅是“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和對廣告主處以數額有限罰款,這可能是涉事企業對“一鍵關閉”打擦邊球、總有拖延癥的癥結所在。
但要明白,當媒體測評、報道內容一旦不僅僅局限于輿論層面,而成為監管部門的執法線索,進而觸發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而輿論監督本身就不只是一篇報道而已,它與政府監管之間的信息互通、線索傳遞,應當是現代社會里兩種監督范式的常態化合作。事實上,媒體報道所發現的社會問題,從其刊發、公開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相當于一份公之于眾的舉報信,涉事地方執法部門亦應有更敏銳的線索收集觸角,即時反饋與介入。
總也關不掉的廣告彈窗,貌似是能關閉的符號,但卻一點就直接導流到廣告頁面,這種虛假“一鍵關閉”所愚弄的,不僅是普通網絡用戶,更是國家規范對廣告內容“確保一鍵關閉”的嚴肅態度。更何況,某些企業對“一鍵關閉”條款的輕慢和毫發不傷(或者有機會下不為例、有空間避避風頭),對積極響應和遵守國家規范的市場主體而言,就會有一種“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果,顯然有損市場競爭的公平與公正。
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是一時一天,也不是只有人命關天才配得上高度重視,而應當是監督、監管職守全天候的待命,即時的互動響應。
南方都市報登報平臺是:南方都市報網上廣告預訂平臺南方都市報登報電話135-3879-8861目前可以在線辦理:南方都市報登報、南方日報登報、廣州日報登報、羊城晚報登報、新快報登報等業務!遺失聲明、公告啟事、分類廣告、工商廣告、商會公告、拍賣公告、環評公示、批前公示、南方都市報遺失登報廣告業務!當天辦理、次日見報、在線辦理、在線支付、方便快捷、盡享南方都市報網上優惠與便利!廣受廣東省遺失登報企業用戶歡迎的網上受理平臺。